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故事玄玄

2016-10-6 19:05| 发布者: 儒易道| 查看: 1881| 评论: 0

摘要: 大约在1993年下半年,我从《中国当代预测家》一书中第一次知道陈鼎龙的名字。我怀着敬仰的心情,以最快的速度把这本小册子翻阅完,然后开始有选择的阅读。十多年来这套书始终放在我书橱显眼、顺手的地方,便于我随时 ...

大约在1993年下半年,我从《中国当代预测家》一书中第一次知道陈鼎龙的名字。我怀着敬仰的心情,以最快的速度把这本小册子翻阅完,然后开始有选择的阅读。十多年来这套书始终放在我书橱显眼、顺手的地方,便于我随时拿出来流览一下。尽管这套书也有不足之处,且没有专门具体地介绍预测的经验,但我依然很珍惜。只要有心,深入书中,是可以从中体悟到一些书外的东西。

199511月下旬,在省政府机关工作的一位朋友A君来到我书店,告之他去西安出差时曾和某厅干拜访过陈鼎龙,并邀请陈老师来南京做客,近日将来南京,希望我能参于这次接待,其中有一天的时间可以由我来安排。一天之中可以讲学,可以小范围交谈、交流。当然希望找一位企业家赞助一下,否则整个接待就显得很没有面子。其条件是陈老师可以为赞助单位或个人进行多方面的预测和策划。以陈老师在易学界圈内的名气,有机会做这件事应当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甚至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当然要做好接待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包括对所有准备工作进行通盘考虑、安排、落实等等。

我欣然接下这件事,并当即商议。最后商定,上午请老师为赞助的企业家进行预测和策划,中午共进午餐。下午先到我书店参观,然后再安排一次小范围的讲学和交流。结束后由另外一位企业家设宴招待,席间请江苏及南京易学界知名人士陪同,等等。

对我而言,这些事情、尤其是被认为困难的邀请企业家支持赞助的事情,在当时都是能够做到的。

为把这件事情做的更好一些,我在1995123日上午8时许用三枚铜钱占卜了一卦,摇得天泽《履》六爻动变《兑》卦,测接待陈鼎龙老师顺利否?

1995  12 3 

乙亥年 丁亥月 戊辰时  

  0兄 戌          、、兄 未(退)   (雀)

  子 申(世)      — 子 酉(进)     

   父 午           — 财 亥           

 、、 兄 丑           、、兄 丑         

  官 卯(应)      — 官 卯         (蛇)

  父 巳             — 父 巳          

  天泽《履》           《兑》卦

卦辞云:履虎尾,不咥人,亨。

经文:履,卦名,有践踏,履行之意。,咬。

刘氏译:卦辞义为踏着老虎尾巴(行事),老虎不咬人,顺利通达。

上九动,其辞云: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视,审视。考,考察。祥,祸福。旋,周旋,返回。

刘氏译:审视其履行情况,考察其祸福吉凶,只有返回周旋始可得吉。

因上九爻动,故再看其相对的兑卦上六爻辞:

引兑。兑,说。训说为悦,喜悦之意。

刘氏译:引导而喜悦。

从上述主卦及变卦的卦、爻辞看,说明这是一件需要谨慎而行的事情(履虎尾),又是一件能顺利通达的事情(亨),同时须要好好的操作引导,就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愉悦的事情(引兑)。

以筮法断:时令冬季,水木旺相,火处死地,土囚金休。

主卦为艮宫五世卦,子孙申金持世,得日辰之生,化进神酉金,也得日生,表得天时助,世爻不以弱论。应爻官星卯木,得月令之生为旺相,同时又被亥水所合,故不至反克世爻申、酉之金。

上九戌土兄弟动而化退,戌又被日令冲破,故虽是阻隔、打劫之神,又临朱雀是非之地,但处无力状态,起不了破坏作用。这里的子孙持世表示即使遇到一些麻烦事情,我们有能力化解。这里的麻烦主要指到时候我们要挂一幅欢迎陈鼎龙老师的横幅,但手相在当时的背景下多数人会认为这是迷信行为,因此有可能会引起文化,工商等管理部门注意,如果找上门来,就会造成麻烦。如果在老师到达时,不慎造成交通事故等等,公安部门都可能介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如同“履虎尾”。据说以前在南方就发生过围观、拥堵类似的事情。因此,我们一定要谨慎行事,决不能招摇过众,只要处理得当,一切矛盾都化解了。

由于卦爻辞及筮法有如上的提示,故笔者在操办这件事情时,定下“既要有热烈欢迎的气氛,又要注意把握宣传的尺度”的调子。决不张扬,但又不能因怕事而不敢做事,相反要积极做好准备工作。

三天后,我们在书社大门的两边,请朋友书一幅大红对联:

“小书屋喜迎大师,古金陵缘结长安”。

在门前宣传牌上贴出介绍陈鼎龙老师的资料文字,措词严谨,“手相”前面还加“皮纹学”的字样。

又做了一幅八米长的横幅,上书“热烈欢迎中国当代手相学大师陈鼎龙先生莅临书社”红字,定在老师到达前两小时挂出。

之后,又对书籍进行了增添,对摆放也进行了调整,特别补充了陈老师所著《中国手相学》,陈列着老师写的已经绝版的《手相学图解》以及《中国当代预测家》等书籍。同时落实赞助的企业家以及邀请知名人士和参加活动的人员。

以上准备工作在老师到来数天之前就全部完成。

1995127朋友来电话告之陈老师将在8号来到南京,89号由他们负责接待,10号由我安排。

19951210上午8时半,我陪同特邀企业家程总(化姓)驱车去陈老师所住的海峡宾馆,和省级机关的朋友一同来到陈老师的房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陈鼎龙老师。

简短的介绍之后,老师开始与程总进行交谈。可能是为了缓和气氛,最初的交谈形同聊天,但涉及的内容又决非聊天。接着,老师很认真地分析程总的手相,通过手相分析程总的命运走势及企业发展状态。随之又卜了一卦,配以卦象进行占断,细致入微,环环相扣,重大的人生转折,一一指出。语言不乏诙谐睿智,时而温和,时而严厉,但又都很中肯,给人以启示,十分精采。近二个小时的谈话,让人们大开眼界,无疑也给了我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谈话结束,我借故回书店张罗而离开,其它人则陪同老师午餐。

中午十二点后,我才在书店大门迎街的路边挂出热烈欢迎老师光临的横幅,这是按卦意行事,文书父母爻临午火,即使这样,还是立即引起路人的注目。

下午二时许,老师一行的小车到达书社,这时书社门口已有几十名群众在看热闹,人们不知道这里在干什么。

我和几位亲近的朋友首先迎上前与老师热情握手,表示欢迎。守候在书社的十多位其它朋友,则报以热烈的掌声夹道欢迎。

由于事先做好安排,并向朋友们约定接待时只欢迎,不围观,不看手相,不提尖刻的问题的“三不”要求。因此,老师到达时,气氛友好热烈又秩序井然,应当说这种情况使老师始料不及。据说在其它城市接待时,曾经出现老师一到场就被围观和看手相,弄得老师很尴尬。

我陪着老师来到书店内,老师很认真的看了书社摆放的全是传统文化类的书籍,非常振奋,情不自禁地说:“如果这样的书店开在西安,那将会天天人满为患”。当看到《中国手相学》一书时,兴奋地说“这本书西安市场早就脱销了”。看到《手相学图解》时惊奇地问:“你们这里怎么还有这种书?早就绝版了,连我自己都没有了。”我告诉老师:这是我个人收藏的,并不卖,因为今天你来特别拿出来陈列的。老师听完后会心地大笑。

随后,我们陪同老师进到里屋就坐。由于事先做了认真的交待,并没有人提出请老师看手相之事,这倒使手相大师无事可做了。该日为周日,女儿也在家,当我把女儿介绍给老师时,老师主动拉着笔者女儿的手,谈起手相来。

我站在旁边很仔细的看着老师的动作,开始确实在用眼睛看,但看着看着已经不用眼睛看了,几乎是闭着眼睛在讲话。这时,我想,老师确实有特导功能,不是用肉眼,而是用天目在看了,这和《中国当代预测家》书中介绍的情况完全一样。

老师谈到女儿的学习和今后的一阶段情况,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老师说我们女儿体内右边部分比较清清爽爽,左边部分还有些花花绿绿,今后通过气功调理、疏通,那就更好了。

这使我想起一年前,也是十二月份,曾经有一位身着便服的西藏年青剌嘛来到书店。经过多次交谈接触后,曾教女儿《易经》,据说都是书上没有的东西。临离开南京前,嘱咐我们要为女儿做一次灌顶,这些我们都能接受。那天在女儿房间举行了几个小时的灌顶仪式,我们自始至终都在旁边陪同。灌顶结束后,那位剌嘛告诉我们一周后孩子的身体会有反映,右边部份会出现大小不等的脓包,然后流血流脓。不用怕,这是在调理身体,不用去医院,用热毛巾多敷几次就可以,前后大约要一个月左右时间自然就好了。

一个星期后,女儿右半身、包括膀臂、股腹、大腿等多处果然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红块,接着红肿,变色后流出脓血。我们就用热毛巾给她敷,大约过了一个多月,所有脓包处慢慢地全部自然收口,没有留下一点疤痕,和陈老师这次说的情况完全吻合。这也是我一直在想的间题,女儿身体左边部分怎么调整呢?

时间飞快,转眼之间就接近一个小时,我们随即结束在书店的活动,驱车去到位于中山北路国民时期原财政厅大院内一家公司的会议室,请老师做有关手相学方面的讲座。

老师从容不迫,款款而谈,风趣幽默,妙语横生。一个多小时别开生面的精彩演讲,开阔了人们的思维和眼界,不时赢得阵阵掌声。紧接一个小时是提问和交流,由老师具体回答,使到会的朋友都受益匪浅。时间过得飞快,二个多小时转眼之间就过去了,人们再一次向陈老师报以热烈掌声,结束下午的学术报告交流会。

晚宴的赞助单位是“田中机电南京分公司”, 同时,我邀请了正在积极筹备成立江苏周易文化研究会的名誉会长、原江苏省军区副参谋长冯志道将军,筹备会副会长邹德坤先生,紫金山天文台刘教授等十余人参加。我开场白后,由该公司高国强总经理致欢迎辞。

餐桌上又是另外一番热烈景象,大家很轻松愉快地向陈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老师都一一做了让人满意的回答。晚宴为时近二个小时,气氛融洽,热情友好,人们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表达着内心的喜悦,既交流了文化、又加深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八时许,省级机关朋友打来电话,还有一拨人在宾馆等着老师接待,我们的聚餐在愉悦的气氛中提前结束。

为表达南京人对老师的友好和尊重,第二天清晨田中公司高总开着奔驰车接我一同去宾馆为老师送行,当时这种车型在南京就算是很高档的车了。

笔者早就听说老师的书法写的很有气势,在接待老师之前,就一直在想如何请他留一张墨宝作纪念。接待的一天中一直没有机会,唯一的机会只能在陈老师离开南京动身之前那一段时间。所以我在去宾馆前,就把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全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高总和我来到宾馆时陈老师正在餐厅里用餐,我们在旁边静静地等候。早餐毕陈老师动身前,我正要起身请老师题字时,宾馆陈总此刻已在我之前提出为宾馆题字一事,我只能退而求其次。没想到在老师问他题什么字时,陈总居然说一时还没有想好。

我一看这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立即迎上前说:我不敢麻烦陈老师,女儿昨晚就提出想请您给她题两个字做纪念,是“易道”二字,易经的“易”,大道的“道”,昨天晚上就想好了。我边说边把准备好的笔墨册页全部从手提袋里拿出来,铺在桌上。老师一看这种架势,顺水推舟的说道:那好,先给孩子题吧。能感觉到老师是很喜欢我女儿的,仿佛像喜欢他的女儿佳佳那样。老师静默了片刻,站起身来,我正要递上毛笔,老师说:“不用了,我用指书吧。不写易经的“易”,写一个艺术的“艺”。”我当即答道:“一切由老师定夺,觉得怎么写合适就怎么写。”只见老师挽起右手臂上的西装袖口把墨汁倒在砚台里,用食指和大拇指在砚台上醮了醮,开始全神贯注地在册页上写了起来。写的是繁体字的“藝”字,当“藝道”二字写完时,老师的额头已经沁出了汗珠,我当即递过去面巾纸,老师用左手接过去,开始擦额头颈脖的汗水。十二月份的时令,正是寒冬腊月的季节,写两个字能写出汗来,说明陈老师是用了心力、用了功力了。以下是“藝道”二字的扫描件(未能上传)。

笔者不懂书法,不敢妄加评论,但现场感受这两个字写得潇洒自如,浑厚有力,字也仿佛写活了。由四个部份组成的“藝”字中间自然形似一个空洞,形成一种不可思议的“”。组成“道”字的“首”字上两点形似高昂的龙头,向上翘起,大有“龙跃于渊”之势。我与高总不禁被老师的付出精神感动,同时被陈老师书写技艺和字的意境感染。我当即想到了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实质上就是一种场能量的表述。笔者深深感受着“藝道”二字的力量,高总在旁边禁不住地说道:“老师是一个舍得付出的人”。对此我感触最深,连忙代表女儿和我的全家向陈老师躬身道谢。

这时宾馆陈总也想好了要写的字:“勇往直前”。当老师再次书写时,功力已耗,状态已经完全变了,字的力量和前者已经不能相比了。好在一个是个人收藏,一个是单位使用,情形各异。

书写完毕,大家一起来到老师的房间,稍事休息。然后,我们陪同老师一同离开房间,来到宾馆大厅,与陈总等人告别。

我和高总一直陪着老师,乘上小车,一个多小时后已到机场,办完手续还有几十分钟的空闲时间,我等一行人分别和陈老师留影纪念,然后把陈老师送进候机厅,大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中午回家,我把老师书写的过程告诉太太及女儿,女儿非常感动,当即流下眼泪,随后写了一封信寄给老师,题目是:“老师流汗我流泪”。陈鼎龙老师光临书店这一段文字在女儿求学山大《易缘》的文章中有记述。

下午,书店来了一位气功师读者,也是好朋友,我把老师写的字给她看时,她大加赞赏,并好意地告示我们,这份册页今后不要随意拿出来给人看,这两个字有气感,有能量,可以帮助你们女儿调整身体。是的,字一写完我就有感觉,老师真的是用心良苦,我心中再次升起感激之情。

册页的首页还有廖静文老师在徐悲鸿先生百年诞辰日给女儿题写的“精进”二字,我们也一直精心珍藏着。

这以后,我们和陈老师都保持着友好联系。1996年女儿考上南师附中高中部后,曾随同南京大学的老师去青海西宁偏远山区寺庙感受藏传佛文化的生活,在返回时曾在西安下车,老师专门派其助手接待及安排住游。

1997年上半年笔者还曾因协助筹办全国易学大会之事,专程去西安陈老师家里拜访并发出邀请。这些都是后话,按下不表。

正是:石城长安喜结缘,三分人事七分天。

指书“道”传佳话,故事玄玄文不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